圖/文:行攝日記
在波蘭的舊都克拉科夫附近有個叫奧斯維辛的小鎮,然而在納粹德國控制波蘭後,奧斯維辛便成了一個進去就甭想出來的地方,一座在歐洲戰場上的死亡工廠,約有110萬人在這裡被屠殺。
1945年1月27日,席捲波蘭的蘇聯紅軍在波蘭南部克拉科夫的奧斯維辛小鎮發現了一座用鐵絲網圍起的集中營,當時有7000多人,他們大部分是猶太人,這些人都表情獃滯,瘦弱不堪,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此為外人所知。
從Google地球上看,靠右的紅圈是奧斯維辛一號營,這裡也是最初建立的集中營,作為整個奧斯維辛地區集中營的管理中心,在這裡殺害了大約70,000名波蘭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反社會分子」、同性戀者和蘇聯戰俘。為德軍服務的軍用經濟企業都位於此。
我來奧斯維辛參觀的是二號營,也就是比克瑙滅絕營,位於地圖上左側那個紅圈,二號營是奧斯維辛集中營最大的一個。此外還有莫諾維茨(三號營區)和39個小型的營地或工廠,大多都是勞工營,但我在地圖上沒有找到,暫且不說了。
時間行程的原因,我只參觀了最大的比克瑙二號營,挺遺憾的,雖然佔地面積是最大的,但地面建築都比較雷同,展板展示的內容也比較少。而一號營那些毛骨悚然的罪證卻能讓參觀者了解的更為深入,當然看到」那些「也會是很令人反胃的。
奧斯維辛向世人展示了德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頁,它將永遠不會被遺忘,也絕不能被重複。
這看似普通的一條鐵路就是一條通向死亡的路,而這裡,也將是死亡列車的終點站。一條鐵軌從大門直接通入了營區內,此地也就成為了從歐洲各地強行抓來的囚犯的篩選地。營區佔地面積為175公頃,曾修建了300座木排房。但因1945年集中營事件敗露後,納粹便在第一時間放火焚燒,想以此來毀屍滅跡。所以如今只剩下很少幾座木排房供遊人參觀。
到處都是壁壘森嚴的崗哨和鐵絲電網,即使能僥倖逃出,在奧斯維辛方圓幾公里也都是大面積的平原,想要找到個逃犯應該不難。
由於營區設施有限而囚犯人數眾多,所以納粹便規定囚犯每天清晨集中上一次廁所。這樣的廁所在比克瑙只有6間,據說有3萬人使用,而每天他們只有早晚一次5分鐘時間上廁所,意味著每人只有10來秒鐘時間。
這是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里最惡劣的環境,2號比克瑙集中營全是馬棚、牛棚改建,原來可以養52匹馬的牲口棚擠了400多人。這樣一個格子要睡7-10人之多。當時的惡劣條件,每天只能吃很小一塊麵包,被關押的人們多半已經瘦成了皮包骨。
比克瑙營區還設有毒氣室和焚屍爐。由集中營的醫生對囚犯以種族、宗教、同性戀、性別和年齡作初步篩選。如果是猶太人、女人、兒童和老人,則直接被判定為「沒有價值」,直接被送往營區盡頭的毒氣室和焚屍爐。如果是一名健康男性成人,則被關進營區的木排房。然後按照其國籍和種族分成不同等級,分配其不同的勞動工種、飲食起居、甚至是木排房裡的床格位置。
在奧斯維辛能看到有很多身披藍白色大衛星旗的以色列猶太人,有的會在營區某處放上一支鮮花,有的則會一起唱上一首激進得類似國歌的歌曲,他們的表情是凝重的。想想我們的國家也曾在二戰中遭受過類似的折磨,肆意的殺戮,扭曲的人性,讓人心靈震顫。
陽光從牢房的窗戶照了進來,就這麼一丁點空間或許是冬日裡牢籠中讓囚犯感到最舒適的地方了吧。
在參觀這個洗臉池時發現,在檯子上還有放肥皂的小格子,小格子的一角有用於滲水的溝槽,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德國人做東西還是非常講究的。
歐洲的天空足夠晴朗,但在參觀這個人間地獄時卻一直陰沉著,看著展板上的歷史照片和展品,想像著就在腳下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一切,心情始終是壓抑的。慘劇已經過去,今日只有悼念!
行攝 | 死亡列車終點站 110萬人在這被屠殺
圖/文:行攝日記
在波蘭的舊都克拉科夫附近有個叫奧斯維辛的小鎮,然而在納粹德國控制波蘭後,奧斯維辛便成了一個進去就甭想出來的地方,一座在歐洲戰場上的死亡工廠,約有110萬人在這裡被屠殺。
1945年1月27日,席捲波蘭的蘇聯紅軍在波蘭南部克拉科夫的奧斯維辛小鎮發現了一座用鐵絲網圍起的集中營,當時有7000多人,他們大部分是猶太人,這些人都表情獃滯,瘦弱不堪,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此為外人所知。
從Google地球上看,靠右的紅圈是奧斯維辛一號營,這裡也是最初建立的集中營,作為整個奧斯維辛地區集中營的管理中心,在這裡殺害了大約70,000名波蘭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反社會分子」、同性戀者和蘇聯戰俘。為德軍服務的軍用經濟企業都位於此。
我來奧斯維辛參觀的是二號營,也就是比克瑙滅絕營,位於地圖上左側那個紅圈,二號營是奧斯維辛集中營最大的一個。此外還有莫諾維茨(三號營區)和39個小型的營地或工廠,大多都是勞工營,但我在地圖上沒有找到,暫且不說了。
時間行程的原因,我只參觀了最大的比克瑙二號營,挺遺憾的,雖然佔地面積是最大的,但地面建築都比較雷同,展板展示的內容也比較少。而一號營那些毛骨悚然的罪證卻能讓參觀者了解的更為深入,當然看到」那些「也會是很令人反胃的。
奧斯維辛向世人展示了德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頁,它將永遠不會被遺忘,也絕不能被重複。
這看似普通的一條鐵路就是一條通向死亡的路,而這裡,也將是死亡列車的終點站。一條鐵軌從大門直接通入了營區內,此地也就成為了從歐洲各地強行抓來的囚犯的篩選地。營區佔地面積為175公頃,曾修建了300座木排房。但因1945年集中營事件敗露後,納粹便在第一時間放火焚燒,想以此來毀屍滅跡。所以如今只剩下很少幾座木排房供遊人參觀。
到處都是壁壘森嚴的崗哨和鐵絲電網,即使能僥倖逃出,在奧斯維辛方圓幾公里也都是大面積的平原,想要找到個逃犯應該不難。
由於營區設施有限而囚犯人數眾多,所以納粹便規定囚犯每天清晨集中上一次廁所。這樣的廁所在比克瑙只有6間,據說有3萬人使用,而每天他們只有早晚一次5分鐘時間上廁所,意味著每人只有10來秒鐘時間。
這是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里最惡劣的環境,2號比克瑙集中營全是馬棚、牛棚改建,原來可以養52匹馬的牲口棚擠了400多人。這樣一個格子要睡7-10人之多。當時的惡劣條件,每天只能吃很小一塊麵包,被關押的人們多半已經瘦成了皮包骨。
比克瑙營區還設有毒氣室和焚屍爐。由集中營的醫生對囚犯以種族、宗教、同性戀、性別和年齡作初步篩選。如果是猶太人、女人、兒童和老人,則直接被判定為「沒有價值」,直接被送往營區盡頭的毒氣室和焚屍爐。如果是一名健康男性成人,則被關進營區的木排房。然後按照其國籍和種族分成不同等級,分配其不同的勞動工種、飲食起居、甚至是木排房裡的床格位置。
在奧斯維辛能看到有很多身披藍白色大衛星旗的以色列猶太人,有的會在營區某處放上一支鮮花,有的則會一起唱上一首激進得類似國歌的歌曲,他們的表情是凝重的。想想我們的國家也曾在二戰中遭受過類似的折磨,肆意的殺戮,扭曲的人性,讓人心靈震顫。
陽光從牢房的窗戶照了進來,就這麼一丁點空間或許是冬日裡牢籠中讓囚犯感到最舒適的地方了吧。
在參觀這個洗臉池時發現,在檯子上還有放肥皂的小格子,小格子的一角有用於滲水的溝槽,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德國人做東西還是非常講究的。
歐洲的天空足夠晴朗,但在參觀這個人間地獄時卻一直陰沉著,看著展板上的歷史照片和展品,想像著就在腳下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一切,心情始終是壓抑的。慘劇已經過去,今日只有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