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一種從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它具有穩定性與可塑性。它是一個人的思維方法、行為傾向以及認知與意識的總和。
和人格不同的是,性格可以改變,是多數人在社會的打磨、歷練下形成的穩定特質。
而人格則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人格很難改變,但性格可以改變。
早期的精神分析流派認為,童年是決定人生的基礎。我們在童年中的經歷所形成的性格,會在我們成年後的處事方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我國有句古話「三歲看老」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在童年時,孩童已有充分的自我意識,他們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待世界,此時更多的是出於本能與天性,本我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父母親的陪伴與教育不到位,十分不利於他們學習規則、遵守秩序等等。
不同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如果我們能意識到成長中的不足所導致的影響,並將不好的性格改掉,那麼可能可以收穫更加美滿的人生。
俗話說: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一些小的缺點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影響,不足掛齒。但是一些重大的缺點,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就會對個體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此時儘早了解自己的性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做出調解,更有利於我們以後的人生。心理學家更是指出,以下三種缺點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重大。
1、很難合理地表達自己情緒
《心理科學進展》期刊上曾經發表了一則研究:消極情緒極大的影響了我們對自己優勢的認知。
長期處於消極情緒之中會讓我們的自我評價降低,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低價值的。消極情緒還極大地阻礙了我們與他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從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子女的個性心理特徵之間的關係來看,父母感情融洽溫暖,對子女支持度高,子女更容易產生積極情緒。
不少人很難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當我們被他人稱讚或者取得成就的時候,我們很難光明正大的表達開心,而是會選擇低調的謙虛。
但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面對憤怒、悲傷、無奈的消極情緒時,我們往往會選擇壓抑它們,部分極端的人則會選擇大吵大鬧、摔東西、冷暴力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顯而易見,這些表達情緒的方法都是錯誤的。那些被我們壓抑了的情緒並未得到真正的緩解,在被人誤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去和他人溝通,而不是「算了吧」。
一味的壓抑會導致心理負擔加重,甚至會導致心理和身體上的疾病。而那些朝身邊人發脾氣的行為,是對雙方感情再次撕裂的做法,即使後面修補好了,裂痕也會存在。
而最佳表達情緒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先平靜下來,仔細思考事件的因果,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如果你在這件事上感到委屈,就坦率真誠的告訴對方自己內心的想法。
如果你傷害了對方並感到抱歉,便將你的歉意表達出來,最好選擇面對面溝通,兩個人直面的交流有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以拉近彼此心的距離。
哭鬧並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對於小孩的哭鬧,家長應該予以重視。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哭呢?讓孩子用言語表達出心中的情緒,這會更加有利於其心理健康的發展。
2、更願意相信他人口中的自己
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吃飯先拍照,旅遊先發圖,遇到事情習慣第一時間發朋友圈。這是一種分享,也是對他人評價的期待。
他們期待別人誇獎自己,稱讚自己。若哪天朋友圈沒有一個贊、一條評論,他們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
這與他們的童年息息相關,在童年的時候,由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不夠成熟,對很多事情缺乏主見。
家長在此時,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便容易形成過度依賴、言聽計從的性格。在他們成長後,很難獨立思考。
在做決定的時候,也更傾向於聽周圍的聲音,而非內心的聲音。而在這個時候,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則會造成他們對自己的否定,很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3、喜歡迎合他人
迎合他人,是安全感低下的一種體現,它代表著:如果我提出和你不同的意見,你就會遠離我,那麼我將失去一段人際關係。
而對於那些喜歡迎合他人的人來講,他們缺乏安全感,害怕爭執,害怕孤單。在童年中,為了讓父母不失望,他們不得不聽話,從而獲得父母的稱讚。
可是,這些做法很多是違背自己內心的,他們壓抑了真實的感受,巴結討好別人,卻使自己活得更累。
同時,他們害怕失去這段親密關係,並長時間在這種矛盾掙扎著。他們並不快樂,可提出自己的想法會讓他們感到危險。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什麼樣性格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吃大虧?心理學家的結論很統一
性格是一種從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它具有穩定性與可塑性。它是一個人的思維方法、行為傾向以及認知與意識的總和。
和人格不同的是,性格可以改變,是多數人在社會的打磨、歷練下形成的穩定特質。
而人格則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人格很難改變,但性格可以改變。
早期的精神分析流派認為,童年是決定人生的基礎。我們在童年中的經歷所形成的性格,會在我們成年後的處事方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我國有句古話「三歲看老」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在童年時,孩童已有充分的自我意識,他們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待世界,此時更多的是出於本能與天性,本我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父母親的陪伴與教育不到位,十分不利於他們學習規則、遵守秩序等等。
不同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如果我們能意識到成長中的不足所導致的影響,並將不好的性格改掉,那麼可能可以收穫更加美滿的人生。
俗話說: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一些小的缺點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影響,不足掛齒。但是一些重大的缺點,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就會對個體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此時儘早了解自己的性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做出調解,更有利於我們以後的人生。心理學家更是指出,以下三種缺點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重大。
1、很難合理地表達自己情緒
《心理科學進展》期刊上曾經發表了一則研究:消極情緒極大的影響了我們對自己優勢的認知。
長期處於消極情緒之中會讓我們的自我評價降低,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低價值的。消極情緒還極大地阻礙了我們與他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從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子女的個性心理特徵之間的關係來看,父母感情融洽溫暖,對子女支持度高,子女更容易產生積極情緒。
不少人很難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當我們被他人稱讚或者取得成就的時候,我們很難光明正大的表達開心,而是會選擇低調的謙虛。
但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面對憤怒、悲傷、無奈的消極情緒時,我們往往會選擇壓抑它們,部分極端的人則會選擇大吵大鬧、摔東西、冷暴力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顯而易見,這些表達情緒的方法都是錯誤的。那些被我們壓抑了的情緒並未得到真正的緩解,在被人誤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去和他人溝通,而不是「算了吧」。
一味的壓抑會導致心理負擔加重,甚至會導致心理和身體上的疾病。而那些朝身邊人發脾氣的行為,是對雙方感情再次撕裂的做法,即使後面修補好了,裂痕也會存在。
而最佳表達情緒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先平靜下來,仔細思考事件的因果,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如果你在這件事上感到委屈,就坦率真誠的告訴對方自己內心的想法。
如果你傷害了對方並感到抱歉,便將你的歉意表達出來,最好選擇面對面溝通,兩個人直面的交流有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以拉近彼此心的距離。
哭鬧並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對於小孩的哭鬧,家長應該予以重視。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哭呢?讓孩子用言語表達出心中的情緒,這會更加有利於其心理健康的發展。
2、更願意相信他人口中的自己
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吃飯先拍照,旅遊先發圖,遇到事情習慣第一時間發朋友圈。這是一種分享,也是對他人評價的期待。
他們期待別人誇獎自己,稱讚自己。若哪天朋友圈沒有一個贊、一條評論,他們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
這與他們的童年息息相關,在童年的時候,由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不夠成熟,對很多事情缺乏主見。
家長在此時,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便容易形成過度依賴、言聽計從的性格。在他們成長後,很難獨立思考。
在做決定的時候,也更傾向於聽周圍的聲音,而非內心的聲音。而在這個時候,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則會造成他們對自己的否定,很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3、喜歡迎合他人
迎合他人,是安全感低下的一種體現,它代表著:如果我提出和你不同的意見,你就會遠離我,那麼我將失去一段人際關係。
而對於那些喜歡迎合他人的人來講,他們缺乏安全感,害怕爭執,害怕孤單。在童年中,為了讓父母不失望,他們不得不聽話,從而獲得父母的稱讚。
可是,這些做法很多是違背自己內心的,他們壓抑了真實的感受,巴結討好別人,卻使自己活得更累。
同時,他們害怕失去這段親密關係,並長時間在這種矛盾掙扎著。他們並不快樂,可提出自己的想法會讓他們感到危險。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